生产强度是指聚合釜每立方米容积每年的生产量。聚合实验室反应釜生产强度取决于2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聚合釜设计的传热能力,二是化工工艺设计的聚合反应时间和生产辅助时间。
提高聚合釜的传热能力通常采用配套的搅拌与挡板组合、高传热系数的传热结构、适宜的冷却水流速和回流冷凝器等。
缩短聚合生产周期通常的工艺措施有加冷热水技术;防黏釜技术;采用复合引发剂,降低热负荷分布指数;带压出料;采用部分冷冻水等。
聚合釜的高传热能力与其适应的化工工艺措施相结合,保证了聚合釜的高生产强度。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树脂生产厂采取了许多工艺措施,使得在用的聚合釜生产强度大幅度提高,有的国产聚合反应釜生产强度已经超过了350t/(m3?a),甚至可达到400t/(m3?a)以上,这一指标为目前国际的先进水平。
金属浸渍反应釜常用在金属冶炼工业中,因其反应过程中需要用到酸碱介质,因此要选用耐腐蚀的金属材质,常用的材质为钛材,包括TA1,TA2和TA10等。拧开大帽后,露出内磁钢和轴,贴着密封桶外壁注油,用手转动轴和磁钢,让油滑下,到下方润滑轴承和石墨套。钛材不能与不锈钢及碳钢焊接,所以配套的部件都需要使用钛材质,对于生产型反应釜,全部使用钛材造价过高,所以常使用钛复合板。
关于钛材反应釜密封,为了节约成本,常使用活套法兰,及釜体釜盖材质为钛材或其复合板,法兰使用碳钢或不锈钢,然后通过螺栓垫片压紧密封。
镍基反应釜根据其所用镍材成分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纯镍 pure nickel:镍(可加钴)的含量为99.0%的金属,并规定除镍外其他元素的质量含量不超过下列规定的极限值:Co(钴)≤1.5%、Fe≤0.5%、O≤0.4%、每种其他元素小于或等于0.3%(按ISO6372-1)。
镍合金:镍含量30%~99%的合金。
镍基合金:镍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合金。
铁镍基合金:铁含量小于50%(铁含量大于或等于50%为钢铁),镍含量为30%至小于50%、且镍含量与铁含量之和大于或等于60%,即铁或镍均不够独立为基,而由铁和镍共同为基。(与铬镍不锈钢的主要差别为,不锈钢中铁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镍含量应小于30%)。(与铬镍不锈钢的主要差别为,不锈钢中铁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镍含量应小于30%)
反应釜用镍及镍合金压力加工材在设计温度不低于-198度时,对材料及其焊缝的力学性能(如冲击韧性等)没有附加要求。当设计温度低于-198度时(一般不低于-268度),应检验材料及其焊缝在不高于设计温度时仍具有良好的拉伸断后伸长率。
镍及镍合金在低温下有比室温更高的强度,而且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因而技术上可以用作低温压力反应釜容器。因为价高,所以当设计温度高于-198度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当设计温度低于-198度时,应检验镍及镍合金及其焊缝在不高于设计温度时仍具有良好的拉伸断后伸长率才能应用。5、反应釜的其它结构主要包括人孔、手孔、各种接管、温度计、压力表、视镜、安全泄放装置等。设计温度一般不低于-268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化工高压反应釜厂的环宇化工于2025/4/23 19:34:4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liaocheng.mf1288.com/huanyuhuagong58-2857494866.html